PARA
2022-06-30读Building a Second Brain-Tiago Forte,恍然大悟。PARA应该是用来组织信息,而非组织笔记。不应该生搬硬套到我的个人知识笔记系统中,而是应该纳入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PARA系統
Tiago创造的PARA系统包含以下四个区块:
- Project:有明确deadline的东西(例如:论文发表、产品发布、马拉松训练)。另外,你会希望你的Project小到每一周都能有变化,这样你才有动力继续make progress。一旦你能清楚的列出手边的Project,这个系统就变得很容易了。
- Areas:你个人需要持续投资、维持的领域(例如:健康、感情、财富)。Areas通常是你寻找新尝试的好地方。
- Resources:可以和外人分享的东西(例如:笔记、食谱、文章)。
- Archive:短期不会用到的东西(请注意这不是垃圾桶),假如你有一些很久没看到资料夹或笔记本,他们就是可以被archive的。
如果你还是不太会分辨,可以把Project想成书桌上的东西、Areas想成抽屉里的东西、Resources想成书柜上的东西、Archive则是储物间。
一个 PARA 的有效实践
🧑Tiago Forte 首创
P.A.R.A 的含义与定义
图片源自 fortelabs.co,汉化 @Isabella zhang
P.A.R.A. 是一种组织信息的思路,但并不是某种具体的规范和教条,其核心是「根据信息的可操作性程度,对信息进行聚焦或转移」。
P.A.R.A. 是项目(Project)、领域(Area)、资源(Resource)、档案(Archive)的简称。这四个一级分类涵盖了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类型的信息。下面是每个模块的定义,也是这套方法论的核心。(⚠️因篇幅问题,该部分每个展开内容都比较多,如需了解请查阅 完整内容)
- 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时间范围,是最小执行单位
- 领域:你日常需要精进的领域(所以你需要为此负责)
- 资源:你感兴趣的事情,也是支撑现在 Area 和将来 Area 的外部知识储备
- 归档:沉寂的内容,但也许对未来有用
-
缓存:快速的收集信息,减少判断的成本(个人添加)
@George Hale 说道:如果要对信息或者工作寄托长久,有三点是必须遵循的,专注一些领域、步步为营和广泛吸收。可量化意味着明确的阶段性和边界,不可直接量化的领域「专家」是偏主观、自我感受和直觉。
其中 Goal 是贯穿始终的,Area 的持续精进是最终目的,Project 的选择和执行是阶可量化的段性目标,Resource 是支撑二级的「Area」的资源、资料(外部的)。
围绕 Area 的精进,我们需要不断吸收外部的有效信息和进行阶段性的「创作」,而阶段性的创作需要的主题,可以是 Area 的拆分,也可以是基于 Project 的抽象和总结,但来源主要是通过实践(Project)和理论来进行的(即 Resource——外部参考、经验、方法论)。
反向链接:
常见笔记组织方法
常见 3 种方法
基于[[文件夹和标签]]自建分类
[[PARA]]
[[∑ MOCs]]
覆盖更多方法论的大神自创框架
以如何高效阅读文献为目标的[[渐进式总结]]。
国外 2000 美元的付费课程[[LYT 笔记框架]]。最近刚更新了[[ACCESS 笔记组织法]]。
以找到[[知识图谱]]的作用为目的的[[KG笔记法]]。
[[2022-07-23]],[[🧑zsolt]]的[[混合笔记法]]。
我的笔记框架:[[PARA和MOC联用组织笔记]]
🧑Tiago Forte
发明了 [[PARA]]和[[渐进式总结]],是[[A Proven Method to Organize Your Digital Life and Unlock Your Creative Potential-Tiago Forte]] 的作者。
优先使用细粒度的关联
%%我的理解:: 这也是相比于[[Obsidian]],我一直对[[Logseq]]的大纲式块引用笔记念念不忘的原因,更细粒度的引用,应该能发挥出更强大的力量。现在还没经过大量实践,还不清楚太多的细粒度的块引用会带来什么麻烦和缺点。#待办/某天 %%
优先建立信息间的联系来分类,而非使用层级式分类法
%%我的理解:: 采用[[自下而上]]的创作方式,能让结构自然、有机地从创作中涌现。如果说适用人群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已经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人这么做会比较好。如果肚子里没货,用这种方式会觉得很难受。而[[自上而下]]是我们从小到大,尚处于积累知识阶段,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所以操作起来更符合我们的[[路径依赖]]和直觉,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方法依旧有优势。总的来说,根据自身水平和应用场景,二者结合,是为其道。%%
可执行的写作策略
%%我的理解:: [[自下而上]]进行创作。再也不想回到当初没有一类,几乎从0开始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了。以后要写长文,至少要保证一大半内容都能从自己的知识库里,找到类似的卡片笔记。无痛且快乐的写作,就是将平时的积累,串起来,就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样轻松且自然。%%
在写作时创建推测性大纲
%%我的理解:: 大纲在此处类似于MOC。让[[MOC]]和[[TOC]]跟随自己笔记的成长而成长,不必在乎完备性,常青笔记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而这些渐进式成长的MOC,就是将来某一时刻,成为某个主题写作时候的最好大纲参考。%%
头脑风暴往往可以替代缺位的见解积累系统
注:感觉这篇标题翻译有点问题,insight accretion 被翻译成了见解积累,而accret在之前一直被翻译成积塔成沙,从而会让人摸不到头脑。并且标题表达的意思和文中是截然相反的。应该的翻译是:头脑风暴往往被用来替代缺位的见解聚沙成塔系统。而言下之意其实是:不应该这么做,更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见解积聚沙成塔系统。
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建立大量链接
%%我的理解:: 强制自己使用link来组织笔记,让我这几个月有了不少的新颖感,感觉这个时候的自己做笔记,真的是在思考,以前就是做个备忘录。这种奇妙的感觉,很难用文字完整表达出来。还需要改进的一点是,andy擅长面向概念进行笔记,我现在的习惯还是面向单一的对象进行笔记居多,这种方式思考密度确实比较低,这点还需要向andy靠拢学习。%%
常青笔记应该是原子化的
%%我的理解:: 正如文中所言,写笔记没有唯一正解,只有各种权衡。原子化笔记,是一种指导方针,但实际应用起来的时候,应该因地制宜,根据笔记记录内容的不同性质,进行不同颗粒度大小的划分。%%
常青笔记是发展大胆想法的安全场所
%%我的理解:: 常青笔记真的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类名言的最好实践。一张小卡片,写一个简单又大胆的想法,不用面面俱到,时间会让它发展,和其他卡片一起组成更完备的思想。%%
常青笔记是知识工作的基本单位
%%我的理解:: 如果一个工作,不需要产生和沉淀一些笔记,那么它大概率不是知识工作,只是一个穿了智力密集型产业外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编程上解决一个工程问题,经常需要输出大量的笔记。%%
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洞见
%%我的理解:: 传统笔记方式,缺少链接而容易让自己陷入记录者而非思考者的身份中。视觉化的笔记方式,能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思考和产生洞见,但相对耗时。常青笔记取了2者的优点,即避免涂涂画画省时间,又产生链接帮助思考,以最终产生洞见。写到这,突然又对[[heptabase]]和[[氢图]]的笔记+白板的形态产生兴趣,以后有机会一定深入体验一番。[[2022-12-25]]新增:ob也已经出了白板canvas,未来无限可能%%
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阅读成果
%%我的理解:: 传统的阅读+笔记的模式,不同书本和文章之间的联系,全靠自己大脑的短时记忆能力或运气,去找到关系和连接,这一点都不cool也不高效。现在基于link的模式,符合大脑思考直觉,相当于将阅读成果积累到了大脑的网状结构的一个个知识节点上了。真应了那句话:[[✨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史蒂芬·平克]]。阅读之难,则是反之:看线性的文字,进行树状的输入,最后进行网状思想和知识的积累。%%
常青笔记的维护近似于间隔重复
%%我的理解:: 哈哈,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刚开始实践[[双链笔记]]写作的时候,就感觉到,双链有时候很像anki卡片,不用点开链接,就能理解,意味着这张卡片已经记住了,而点开链接,就相当于进行一次重复记忆。%%
我所认识的高效阅读者和思想家在阅读时不做笔记
%%我的理解:: 做笔记能帮助我们进行思考。成功人士不做笔记就能成功,可能他足够聪明,记忆力足够强大,或者有其他才能帮助自己聚焦工作,而不意味着他不思考。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多数人做常青笔记,是因为笔记可以成为我们普通人思考的一个绝佳手段。我在[[从anki、onenote到obsidian,一名小镇做题家的笔记进化史]]也简单提到自己高中从来不做笔记,却也能考上好大学,但这不意味着笔记没用,如果以现在的我去重读高中,我会有办法通过做笔记,用更少的时间取得当年一样的成绩。%%
收件箱维护的分流策略(如「收件箱归零」)往往不够稳健
%%我的理解:: 就像软件项目经常会面临变数导致延期,使得短期内的问题单积压,导致开发团队处理不过来。空喊问题单清零的口号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与其天天喊着清零,不如增加这些单子的可容忍时长,以时间换空间。%%
最好的阅读方式是高度语境化的
%%我的理解:: 不同的书,不同时期的我,不同时刻的我,读书的目的都是不同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像[[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中所言,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读书方法。%%
用手机收集和分流,而不是(通常)阅读
%%我的理解:: 简直不能再认同,手机上的不做笔记的阅读,吸收率极低,看看娱乐文章和视频还行,如果看到那些深度好文,还是先放进inbox,坐到电脑旁边了再继续。%%
知识工作应能聚沙成塔
%%我的理解:: 曾经没有足够稳定和持久坚持的笔记库和知识库,一直在玩沙,建不成知识宝塔。以前为忙碌的工作写过太多短暂的工作日志,却鲜有为自己的知识增长写常青笔记。短期看确实工作效率高了,长期看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就少了,有点低头看路,却不曾仰望星空的感觉。%%
笔记写作实践大多是无效的
%%我的理解:: 为了写而写,为了记录而记录,这些笔记和写作思想,都走远了,做笔记,首先应该是为了思考。如果根本目标没搞对,在此基础上的方法和实践就可能走错路,比如很多人照搬柳比歇夫的类似[[间歇式日记]]的方法,却不先分析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特点,最后只能草草了之放弃。还有[[番茄工作法]]等等,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笔记写作的反馈不足
%%我的理解:: 任何努力,有反馈才能帮助我们不断改进,避免闭门造车,做笔记也是如此。所以[[数字花园]]这种形式很吸引我,能让我的笔记被看到。但现在由于缺少积累,很少人给我反馈,哎。%%
软件界面经常将破坏性操作作为最终决定,而不是视情况而定的选择
%%我的理解:: 删除、清空一些内容的操作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有另一个选择就是使用间隔重复,丢到将来某天的箱子里,等待将来时机成熟,有确定的结论将其删除或使用上。%%
默认面对自己写笔记,不要考虑有读者
%%我的理解:: 写笔记为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思考。写长文是为了把思想和观点更准确地传递给读者。后者往往需要花很多精力去遣词造句视图更准确表达,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知识面和三观永远是有差异的。但写笔记就不需要花额外时间做这些可能对自己是无用功的事情,毕竟核心是帮助自己更好地思考,而不是更好地表达。但写长文的技能可不能丢,毕竟交流能力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元技能。写笔记对内,写长文对外,而80%以上的时间,我们的创作应该是对内的,自省的。%%
obsidian中如何找到以前写过的笔记
回想1个或多个标题里的关键词。通过cmd+o找到。
意味着写笔记的时候,要尽可能完整表达本篇笔记核心,宁愿多说不能少说,可以加aliases的metadata加强后期被搜索到的可能性。
正文里的关键词搜索。通过自带cmd+shift+f搜索。或者[[Omnisearch]]插件。
回想笔记所在位置,顺着目录结构逐级往下找。
回想笔记的可能来源,比如文章,图书,视频等,然后去sources文件夹里面找。
回想笔记可能属于的[[PARA]],去spaces文件夹里面找。
回想可能链接到这篇笔记的另一篇笔记,顺藤摸瓜。
回想笔记可能列入的专题索引笔记或者说MOC,通过索引内的提示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