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间隔重复系统不鼓励常青笔记的创作
%%我的理解:: 如果单纯使用anki,和常青笔记是割裂开的。前者更强调间隔重复记忆,后者更强调不断地更新和积累。%%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原文:Existing spaced repetition systems discourage evergreen notes (andymatuschak.org)
尽管间隔重复记忆系统中的笔记,与常青笔记一样都是原子化的(常青笔记应该是原子化的),但这些卡片在很多方面过于原子化(间隔重复卡片通常是原子化的,而助记媒介为其赋予结构)。这种形式不鼓励渐进式的综合和提炼。
卡片上的问答漂浮在均一的迷雾中,与它们内在的有意义的情境分离开来,不与相关的邻居相联系(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建立大量链接),而且看起来除了复习的时候都不适合阅读。这些问答的本意不是成为经久耐用,持续增长的单元,而是用之即弃的残片。如果它们与常青笔记的独立系统有明确的关系,这些问题并不是问题,但它们没有。
令人高兴的是:助记媒介可以扩展到个人笔记上。
参考文献
Nielsen, M. (2018).增强长期记忆[8]。http://augmentingcognition.com/ltm.html
我开始识别开放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希望得到答案,但似乎尚未被解答的。我发现了一些充满可能性的技巧和观察,但我还不知道其重要性。有时,我还发现我自认为是整个领域的盲点。我也会在 Anki 中对所有这些内容设问。通过这种方式,Anki 成为支持我创造性研究的媒介。此时 Anki 暴露出一些缺点,因为它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支持创造性的工作——比如说,它并不适合在草稿空间内进行长时间的自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