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Cs

这个是一个大 MOC 或叫根 MOC,是本库的所有 MOC 的 MOC。现在我还没想清楚,所以是边实践边改动。

file:∑ 

初来乍到,随意走走

这个库,就是我外置的 第二大脑,我稍加打理,加上一些引导信息,开源到网络上,邀请观众来瞧瞧,变成了我开放的数字花园。他可不是传统博客的新瓶装旧酒哦。所以你可以先瞧瞧第二大脑与数字花园 是怎么一回事儿。

如果这个库里面空空如也,或者填满了我自己再也不会看的剪藏文章,那不就是又一个印象笔记。所以其次要关注这个话题 阅读、笔记与写作,学与思结合,并落地成文字,是为其道。

当你开始成为 Obsidian的重度用户,你大概率也会对∑ PKM开始探索,它不是以前剪藏时代的信息输入,也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为了打造个人效率系统工作流,我选用了几个各领域最棒的效率软件,进行了∑ 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体系建设,它包含4个子系统:个人信息管理系统个人任务管理系统个人任务管理系统个人输出发布系统。通过一些简单的编程知识,写一点脚本,相当于加上一些胶水,让效率系统4大子系统联动与配合

写到这里,我沉默了。这个库,包含了几乎全部的我个人的深度思考内容,稍加整理做成课卖钱都没问题,我为什么愿意完全免费公开发布?Obsidian为什么能让个人用户完全免费使用,为什么有这么多开发者写插件给我们免费使用?这些行为背后都是为了流量,而后将流量变现吗?这值得深究开源、免费与流量

一开始,只管写就对了

dailynote乍一听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不就是每天新建一个日记文件写东西吗。没那么简单,你来瞧瞧» Daily notes工作流

每日输入来源有了,免不了需要做定期整理,整理过程中,自然而然需要做一些计划和安排。曾经的我,读研以及工作前几年,都曾踌躇满志地做各种季度计划年度计划,但几乎从未有效执行过,更谈不上有效回顾了,而现在我做到了,所以想跟你聊聊 计划与回顾 这件事儿。

规模大了,就要开始定规矩

公司初创可以灵活,但量上来后,一定要定各种规矩,不然必会大乱。而笔记亦如此。所以这里开始聊聊做笔记的方法论。我始终认为,内容、工具与方法论 三位一体,才能真正最有效地传递知识。简而言之,告诉你:1,obsidian 工具怎么操作;2,操作工程中有什么心法;3,我们用它写下哪些内容。3 者结合,才是完备的教学。

2 个笔记组织的方法:PARA,MOC。我采用PARA和MOC联用组织笔记。实践了2个月后,我感到一些不足,于是切换到了ACCESS 笔记组织法

About Project

About Area

About Resource

About Archive

反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