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建立信息间的联系来分类,而非使用层级式分类法

%%我的理解:: 采用自下而上的创作方式,能让结构自然、有机地从创作中涌现。如果说适用人群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已经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人这么做会比较好。如果肚子里没货,用这种方式会觉得很难受。而自上而下是我们从小到大,尚处于积累知识阶段,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所以操作起来更符合我们的路径依赖和直觉,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方法依旧有优势。总的来说,根据自身水平和应用场景,二者结合,是为其道。%%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原文:Prefer associative ontologies to hierarchical taxonomies (andymatuschak.org)

让结构自然、有机地从创作中涌现吧。如果一开始就预定了创作结构,你就会过早地限制可能涌现而出的东西,并人为压缩想法和想法之间的微妙关系。

从我们的文件系统、组织结构和图书馆上看,层级分类是世界的自然结构。然而项目通常不止属于一处,且互相关联的项目,却常常归类到不同的层级之下。

更糟的是,如果预先明确划分类别,这些类别之间的边界必然是模糊的。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精准地归类。也许一旦积累足够多的新想法,新的类别又冒出来了……只是你看不到它的新形状,因为一切都已经被分类了。此时,进一步的分类需要拆现有的结构。

最好是让关联的想法所形成的网络逐渐涌现,不加任何标签:让思想和信念有机地涌现。一旦你能看到形状,那么你就可以思考它的特征了。这就是为什么常青笔记是发展大胆想法的安全场所的原因之一。

但要注意:标签是无效的关联结构

本建议有一个副作用是:在关联型笔记系统中,很难导航到未经链接的「邻居」


参考文献

Bush, Vannevar. “As We May Think.”Atlantic Monthly, July 1945.

我们不善查阅各种记录,这现象主要归咎于索引系统的刻意人造性。无论何种类型的数据,都要按字母顺序或数字顺序进行归档,而为查阅信息(能找到的话),则要深入层层子类步步寻踪。若无副本,信息只能在唯一一处被找到;不仅如此,找到一条信息后,就要先回到出发点再进入系统,走一条新路径查询下一条信息。人类思维不是这样运转的,而需依靠联想。脑细胞里存储的,是精微复杂的网络,由思绪轨迹编织而成,描述了想法之间的关联。根据这些关联,拿到一条信息,人类思维就能转瞬间联想到到另一条相关信息。

为什么笔记分类是个坏主意 - Zettelkasten方法

主题靠拢在一起形成的「群簇」会自发涌现,尤其是围绕着它们的关键字或标签。由此产生的归档结果更契合你的思维方式,因为它是顺应你的兴趣而发展的。而且,事物被贴上了特别对有意义的标签,而不是对别人。归档是一项很个人的信息管理,所以必须个性化,而且更浓厚的个人风格则能锦上添花。

Ahrens, S. (2017).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for 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Book Writers.

传统笔记系统中,主要问题是某条笔记要存放在哪个主题下;而卢曼卡片盒笔记系统中,主要问题则是在哪种情景下想再见到某条笔记。

反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