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 曾经没有足够稳定和持久坚持的笔记库和知识库,一直在玩沙,建不成知识宝塔。以前为忙碌的工作写过太多短暂的工作日志,却鲜有为自己的知识增长写常青笔记。短期看确实工作效率高了,长期看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就少了,有点低头看路,却不曾仰望星空的感觉。%%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原文:Knowledge work should accrete (andymatuschak.org)
知识工作中很多活动似乎十分短效,其产出在活动完成后大多弃置一旁。
面对一篇很难回复的邮件,你可能突然想起,这封邮件和你最近萦绕心头的一件事可以挂上钩。你也许花了一个小时仔细地写了篇回信,其中记录了你最近的思绪……然后,这些思考的结晶就躺在「已发送」的文件夹里,或许在你和你的同事脑中留下了短暂的印象。你花费的心血只不过能微妙地影响了你和你同事的思考。
同样,大多数人只写临时的笔记,尽管通过有效的实践,这些临时笔记打下了重要基础;见常青笔记是知识工作的基本单位。
我们应该竭力设计这样的实践体系,基于我们点滴积累的努力而赢取复利。
间隔重复记忆系统为记忆实现了这一点:当你发现信息有用时,可以投入一点点精力,便能确保这条信息对你而言随时可用。随着时间推移,间隔重复图书馆便积累了成千上万的问题,(我强烈认为)这些知识可能使你以后更容易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工作者。
Hamming 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可以看到,大多数伟大的科学家都有澎湃的干劲。我在贝尔实验室与 John Tukey 共事了十年。他便是干劲很足的人。我加入实验室约三四年后,有一天我发现 John Tukey 其实年龄竟比我小一点。John 是个天才,而我显然不是。我怒气攻心,冲进 Bode 的办公室说:「跟我差不多大的人怎么能像 John Tukey 那样知道这么多?」他靠在椅子上,把双手放在脑后,微微一笑,说道:「Hamming,如果你像他那样努力工作那么多年,你的知识也会多到让你惊讶的。」我羞愧至极,简直是马上溜出了办公室!
Bode 的意思是:「知识和生产力就像复利。」如果两个人的能力大致相同,而其中一个人的工作量比另一个人多 10%,那么前者的产量将是后者的两倍多。知道的越多,学的越多;学的越多,能做的越多;能做的越多,机会越多——这很像复利。我不想给你一个利率,但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利率。如果两个人拥有完全相同的能力,那么一个日复一日多花一个小时思考的人在一生中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我把 Bode 的话放在心上;几年来,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努力工作,并发现,事实上我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
参考文献
Ahrens, S. (2017).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for 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Book Writers.
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一个永久性的思想库,你将无法在较长的时间内形成任何重大的想法,因为你要么被限制在单个项目的长度上,要么被限制在你的记忆容量上。杰出的想法需要的远不止这些。
2019/08/13 与安娜-加特的对话:
在 Twitter 上,你无法建立任何东西。
Matuschak, A. (2019, December). Taking knowledge work seriously. Presented at the Stripe Convergence, San Francisco.
Hamming, R. W. (1997).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earning to learn. Gordon and Breach.
反向链接:
§ 笔记写作系统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原文:§Note-writing systems (andymatuschak.org)
为临时性的和不完整的笔记设置写作收件箱
%%我的理解:: 用inbox进行[[一元化收集]]的理念,在知识管理和任务管理等领域都适用。现在这块儿我自己将临时的东西放到[[dailynote]]中,也能流畅运行起来,但可能是因为inbox里面东西太少的缘故,仍需努力。%%
写你所读,以求内化
%%我的理解:: 正如[[🧑卢曼]]所言:[[✨不写作,就无法思考]] %%
卓越洞见从之前的所思所想中涌现
%%我的想法:: 就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绝不是靠1个苹果掉头上而得来的,之前的所思所想和知识积累必不可少。引申联想:[[个人努力与社会进程]]。%%
多数人的阅读成效不大
%%我的理解:: 每每回想自己读书时期草草看过几百本书,却鲜有收获,就为自己那段耗费的时光痛心疾首,有那浪费的时间,多谈2个恋爱不香么。%%
大多数人只写临时的笔记
%%我的理解:: 知识创作,要写常青笔记,不写临时笔记。平时场景,可能要写一些工作日志,充当工作台或暂时帮助记忆用的而已。%%
头脑风暴往往可以替代缺位的见解积累系统
注:感觉这篇标题翻译有点问题,insight accretion 被翻译成了见解积累,而accret在之前一直被翻译成积塔成沙,从而会让人摸不到头脑。并且标题表达的意思和文中是截然相反的。应该的翻译是:头脑风暴往往被用来替代缺位的见解聚沙成塔系统。而言下之意其实是:不应该这么做,更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见解积聚沙成塔系统。
常青笔记应面向概念
%%我的理解:: 面向概念记笔记,也和[[链接优先]]的理念相同。我们往往更习惯于传统的[[folder first]]的方式去组织自己的学习材料和笔记。哪个更好?andy说前者更好,但我个人觉得拿不准,也得具体场景具体分析,也需要长期实践1-2年再来看看。%%
常青笔记是发展大胆想法的安全场所
%%我的理解:: 常青笔记真的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类名言的最好实践。一张小卡片,写一个简单又大胆的想法,不用面面俱到,时间会让它发展,和其他卡片一起组成更完备的思想。%%
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洞见
%%我的理解:: 传统笔记方式,缺少链接而容易让自己陷入记录者而非思考者的身份中。视觉化的笔记方式,能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思考和产生洞见,但相对耗时。常青笔记取了2者的优点,即避免涂涂画画省时间,又产生链接帮助思考,以最终产生洞见。写到这,突然又对[[heptabase]]和[[氢图]]的笔记+白板的形态产生兴趣,以后有机会一定深入体验一番。[[2022-12-25]]新增:ob也已经出了白板canvas,未来无限可能%%
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阅读成果
%%我的理解:: 传统的阅读+笔记的模式,不同书本和文章之间的联系,全靠自己大脑的短时记忆能力或运气,去找到关系和连接,这一点都不cool也不高效。现在基于link的模式,符合大脑思考直觉,相当于将阅读成果积累到了大脑的网状结构的一个个知识节点上了。真应了那句话:[[✨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史蒂芬·平克]]。阅读之难,则是反之:看线性的文字,进行树状的输入,最后进行网状思想和知识的积累。%%
收集材料的作用在感觉上被夸大了
%%我的理解:: 避免陷入[[收藏者谬误
收藏家谬误]],也要避免让自己成为知道先生,走向[[但当涉猎,不求甚解]]的极端。%%
用手机收集和分流,而不是(通常)阅读
%%我的理解:: 简直不能再认同,手机上的不做笔记的阅读,吸收率极低,看看娱乐文章和视频还行,如果看到那些深度好文,还是先放进inbox,坐到电脑旁边了再继续。%%
笔记写作实践大多是无效的
%%我的理解:: 为了写而写,为了记录而记录,这些笔记和写作思想,都走远了,做笔记,首先应该是为了思考。如果根本目标没搞对,在此基础上的方法和实践就可能走错路,比如很多人照搬柳比歇夫的类似[[间歇式日记]]的方法,却不先分析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特点,最后只能草草了之放弃。还有[[番茄工作法]]等等,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