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执行的写作策略
%%我的理解:: 自下而上进行创作。再也不想回到当初没有一类,几乎从0开始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了。以后要写长文,至少要保证一大半内容都能从自己的知识库里,找到类似的卡片笔记。无痛且快乐的写作,就是将平时的积累,串起来,就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样轻松且自然。%%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原文:Executable strategy for writing (andymatuschak.org)
年轻的作者,会从全新的白纸开始他们的写作,脑海里只有一个粗略轮廓。这样的开端,需要大量的能量激活大脑,付出大量的努力在认知上:没有任何外在之物可怙可峙,你必须在自己的脑海里摆弄所有文章片段的雏形。
相比之下,如果你已经围绕一个主题写了很多面向概念的常青笔记,借此创作,过程会更像「编辑」,而不是「写作」。你可以对笔记标题洗牌,得到一个大纲,再为缺失部分找来材料写笔记,并将它们编辑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叙事。事实上,因为你可以在写作时创建推测性大纲,你可能会发现第一步的大纲也已经完成了。而且每篇笔记本身写起来并不难:常青笔记实现顺畅而渐进的写作(「渐进写作」)。
你的任务不再是「给第一章写一份大纲」,而是类似「找到和主题可能相关的笔记」。每一步做起来都容易,这是可执行的策略(见 [[ 可执行的策略 ]])。但要注意——不要让这个策略「毒害」第一步的笔记写作过程:默认面对自己写笔记,不要考虑有读者。
我在此描述两种方法:一种是非定向版本——你写作的项目从日常工作中有机地涌现;另一种是定向版本,即你有具体的写作目标。
非定向版本:
- 阅读思考时,持续地写下经久可用的笔记。(常青笔记是知识工作的基本单位)
- 每次你添加笔记时,将其链接到一个大纲中,必要时创建一个大纲(在写作时创建推测性大纲)。
- 最终,你会对其中某个大纲感兴趣,兴奋地想要充实它(让思想和信念有机地涌现)
- 写下新的笔记,以填补大纲中缺失的部分。
- 将所有的笔记文本拼接起来,得到初始手稿
- 重写这篇手稿。
定向版本:
- 回顾与你的主题有关的笔记(并多做一两步——笔记应该让你吃惊)
- 写大纲
- 将现有的笔记附在大纲的每一点上;根据需要写新的笔记。
- 将所有的笔记文本串联起来,得到一份最初的手稿。
- 重写它。
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常青笔记工作流能降低改稿的情绪负担。
参考文献
Ahrens, S. (2017).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for 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Book Writers.
准备片段帮助你轻松进入写作 • Zettelkasten 方法
为了清楚地了解你的研究是否足以支持你的文本结构,下一步是将你的Zettelkasten中的笔记分配给你大纲中的各点。当大纲中某个点,似乎因为缺乏足够的笔记支持,而显得无足轻重时,你可以继续你的研究,把重点放在缺少的部分上。一旦你确信你已经准备充分,可以开始了,你就按照大纲把笔记的内容串起来。这样你就完成了第一稿。以上就是从计划到大纲再到手稿的全部过程。然后,你开始重写,组织材料,并开始使文本连贯。
如果Zettelkasten足够充沛,撰写便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为了编写初稿,你要把选定的笔记内容放在大纲的适当位置,把肉放在你的文本骨架的骨头上。这就是Zettelkasten如何帮助你完成你的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