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s
反向链接:
优先使用细粒度的关联
%%我的理解:: 这也是相比于[[Obsidian]],我一直对[[Logseq]]的大纲式块引用笔记念念不忘的原因,更细粒度的引用,应该能发挥出更强大的力量。现在还没经过大量实践,还不清楚太多的细粒度的块引用会带来什么麻烦和缺点。#待办/某天 %%
优先建立信息间的联系来分类,而非使用层级式分类法
%%我的理解:: 采用[[自下而上]]的创作方式,能让结构自然、有机地从创作中涌现。如果说适用人群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已经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人这么做会比较好。如果肚子里没货,用这种方式会觉得很难受。而[[自上而下]]是我们从小到大,尚处于积累知识阶段,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所以操作起来更符合我们的[[路径依赖]]和直觉,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方法依旧有优势。总的来说,根据自身水平和应用场景,二者结合,是为其道。%%
可执行的写作策略
%%我的理解:: [[自下而上]]进行创作。再也不想回到当初没有一类,几乎从0开始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了。以后要写长文,至少要保证一大半内容都能从自己的知识库里,找到类似的卡片笔记。无痛且快乐的写作,就是将平时的积累,串起来,就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样轻松且自然。%%
在写作时创建推测性大纲
%%我的理解:: 大纲在此处类似于MOC。让[[MOC]]和[[TOC]]跟随自己笔记的成长而成长,不必在乎完备性,常青笔记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而这些渐进式成长的MOC,就是将来某一时刻,成为某个主题写作时候的最好大纲参考。%%
头脑风暴往往可以替代缺位的见解积累系统
注:感觉这篇标题翻译有点问题,insight accretion 被翻译成了见解积累,而accret在之前一直被翻译成积塔成沙,从而会让人摸不到头脑。并且标题表达的意思和文中是截然相反的。应该的翻译是:头脑风暴往往被用来替代缺位的见解聚沙成塔系统。而言下之意其实是:不应该这么做,更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见解积聚沙成塔系统。
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建立大量链接
%%我的理解:: 强制自己使用link来组织笔记,让我这几个月有了不少的新颖感,感觉这个时候的自己做笔记,真的是在思考,以前就是做个备忘录。这种奇妙的感觉,很难用文字完整表达出来。还需要改进的一点是,andy擅长面向概念进行笔记,我现在的习惯还是面向单一的对象进行笔记居多,这种方式思考密度确实比较低,这点还需要向andy靠拢学习。%%
常青笔记应该是原子化的
%%我的理解:: 正如文中所言,写笔记没有唯一正解,只有各种权衡。原子化笔记,是一种指导方针,但实际应用起来的时候,应该因地制宜,根据笔记记录内容的不同性质,进行不同颗粒度大小的划分。%%
常青笔记是发展大胆想法的安全场所
%%我的理解:: 常青笔记真的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类名言的最好实践。一张小卡片,写一个简单又大胆的想法,不用面面俱到,时间会让它发展,和其他卡片一起组成更完备的思想。%%
常青笔记是知识工作的基本单位
%%我的理解:: 如果一个工作,不需要产生和沉淀一些笔记,那么它大概率不是知识工作,只是一个穿了智力密集型产业外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编程上解决一个工程问题,经常需要输出大量的笔记。%%
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洞见
%%我的理解:: 传统笔记方式,缺少链接而容易让自己陷入记录者而非思考者的身份中。视觉化的笔记方式,能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思考和产生洞见,但相对耗时。常青笔记取了2者的优点,即避免涂涂画画省时间,又产生链接帮助思考,以最终产生洞见。写到这,突然又对[[heptabase]]和[[氢图]]的笔记+白板的形态产生兴趣,以后有机会一定深入体验一番。[[2022-12-25]]新增:ob也已经出了白板canvas,未来无限可能%%
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阅读成果
%%我的理解:: 传统的阅读+笔记的模式,不同书本和文章之间的联系,全靠自己大脑的短时记忆能力或运气,去找到关系和连接,这一点都不cool也不高效。现在基于link的模式,符合大脑思考直觉,相当于将阅读成果积累到了大脑的网状结构的一个个知识节点上了。真应了那句话:[[✨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史蒂芬·平克]]。阅读之难,则是反之:看线性的文字,进行树状的输入,最后进行网状思想和知识的积累。%%
常青笔记的维护近似于间隔重复
%%我的理解:: 哈哈,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刚开始实践[[双链笔记]]写作的时候,就感觉到,双链有时候很像anki卡片,不用点开链接,就能理解,意味着这张卡片已经记住了,而点开链接,就相当于进行一次重复记忆。%%
我所认识的高效阅读者和思想家在阅读时不做笔记
%%我的理解:: 做笔记能帮助我们进行思考。成功人士不做笔记就能成功,可能他足够聪明,记忆力足够强大,或者有其他才能帮助自己聚焦工作,而不意味着他不思考。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多数人做常青笔记,是因为笔记可以成为我们普通人思考的一个绝佳手段。我在[[从anki、onenote到obsidian,一名小镇做题家的笔记进化史]]也简单提到自己高中从来不做笔记,却也能考上好大学,但这不意味着笔记没用,如果以现在的我去重读高中,我会有办法通过做笔记,用更少的时间取得当年一样的成绩。%%
收件箱维护的分流策略(如「收件箱归零」)往往不够稳健
%%我的理解:: 就像软件项目经常会面临变数导致延期,使得短期内的问题单积压,导致开发团队处理不过来。空喊问题单清零的口号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与其天天喊着清零,不如增加这些单子的可容忍时长,以时间换空间。%%
最好的阅读方式是高度语境化的
%%我的理解:: 不同的书,不同时期的我,不同时刻的我,读书的目的都是不同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像[[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中所言,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读书方法。%%
用手机收集和分流,而不是(通常)阅读
%%我的理解:: 简直不能再认同,手机上的不做笔记的阅读,吸收率极低,看看娱乐文章和视频还行,如果看到那些深度好文,还是先放进inbox,坐到电脑旁边了再继续。%%
知识工作应能聚沙成塔
%%我的理解:: 曾经没有足够稳定和持久坚持的笔记库和知识库,一直在玩沙,建不成知识宝塔。以前为忙碌的工作写过太多短暂的工作日志,却鲜有为自己的知识增长写常青笔记。短期看确实工作效率高了,长期看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就少了,有点低头看路,却不曾仰望星空的感觉。%%
笔记写作实践大多是无效的
%%我的理解:: 为了写而写,为了记录而记录,这些笔记和写作思想,都走远了,做笔记,首先应该是为了思考。如果根本目标没搞对,在此基础上的方法和实践就可能走错路,比如很多人照搬柳比歇夫的类似[[间歇式日记]]的方法,却不先分析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特点,最后只能草草了之放弃。还有[[番茄工作法]]等等,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笔记写作的反馈不足
%%我的理解:: 任何努力,有反馈才能帮助我们不断改进,避免闭门造车,做笔记也是如此。所以[[数字花园]]这种形式很吸引我,能让我的笔记被看到。但现在由于缺少积累,很少人给我反馈,哎。%%
软件界面经常将破坏性操作作为最终决定,而不是视情况而定的选择
%%我的理解:: 删除、清空一些内容的操作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有另一个选择就是使用间隔重复,丢到将来某天的箱子里,等待将来时机成熟,有确定的结论将其删除或使用上。%%
默认面对自己写笔记,不要考虑有读者
%%我的理解:: 写笔记为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思考。写长文是为了把思想和观点更准确地传递给读者。后者往往需要花很多精力去遣词造句视图更准确表达,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知识面和三观永远是有差异的。但写笔记就不需要花额外时间做这些可能对自己是无用功的事情,毕竟核心是帮助自己更好地思考,而不是更好地表达。但写长文的技能可不能丢,毕竟交流能力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元技能。写笔记对内,写长文对外,而80%以上的时间,我们的创作应该是对内的,自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