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笔记应面向概念

%%我的理解:: 面向概念记笔记,也和链接优先的理念相同。我们往往更习惯于传统的 [[ folder first ]]的方式去组织自己的学习材料和笔记。哪个更好?andy说前者更好,但我个人觉得拿不准,也得具体场景具体分析,也需要长期实践1-2年再来看看。%%

划分常青笔记最好以概念为标准,而不是按作者、书籍、事件、项目、主题等。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笔记不断更新、链接,你会逐步发现不同书籍和领域之间的联系(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建立大量链接)。

做笔记最直接的方法是为每本书、项目或研究课题开辟新笔记。每篇笔记都涵盖了许多概念,因此若某个概念以后再次出现,你可能很难找到你曾写过的内容:你必须记住哪些书或项目涉及此话题(相比之下:常青笔记应该是原子化的)。

你如果读到另一本书,其中讨论了相同概念,你会在那本书上写新笔记。这种方法是无法聚沙成塔的(有悖于知识工作应能聚沙成塔)。你对这个概念的新想法,并没有与旧想法结合起来,形成更坚实的整体:关于这个概念,你只有一盘散沙般的一堆笔记,每条笔记深藏于更大的文件中,甚至指代这个概念的术语都不统一。

这不仅仅是积累的问题。这种方法中,没有动力驱使你把围绕这个概念的新旧想法融会贯通。新旧想法之间难道没有张力吗?难道对概念的有力提炼,不只在将其同时考虑时出现吗?理解概念需与其尽力较量

如果我们读了两本主题完全相同的书,我们可能很容易将这两本书的笔记链接在一起。但是,新奇的联系往往会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在按概念整理笔记时,你可能会在不同书籍中出现的观点之间建立出乎意料的联系。你以前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书能联系起来——事实上,它们可能确实没有过联系,除了你发现的这一点。

按概念组织的话,记笔记会有点困难,但这种困难不无好处:写新笔记时,必须找到新笔记在整体中的位置,因此便会探索之前织就的笔记网络,于是就有机会寻访意料之外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记会聚沙成塔,并能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组合起来(常青笔记的标题就像 API),新颖洞见油然而生(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洞见)。

反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