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 面向概念记笔记,也和链接优先的理念相同。我们往往更习惯于传统的 [[ folder first ]]的方式去组织自己的学习材料和笔记。哪个更好?andy说前者更好,但我个人觉得拿不准,也得具体场景具体分析,也需要长期实践1-2年再来看看。%%
划分常青笔记最好以概念为标准,而不是按作者、书籍、事件、项目、主题等。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笔记不断更新、链接,你会逐步发现不同书籍和领域之间的联系(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建立大量链接)。
做笔记最直接的方法是为每本书、项目或研究课题开辟新笔记。每篇笔记都涵盖了许多概念,因此若某个概念以后再次出现,你可能很难找到你曾写过的内容:你必须记住哪些书或项目涉及此话题(相比之下:常青笔记应该是原子化的)。
你如果读到另一本书,其中讨论了相同概念,你会在那本书上写新笔记。这种方法是无法聚沙成塔的(有悖于知识工作应能聚沙成塔)。你对这个概念的新想法,并没有与旧想法结合起来,形成更坚实的整体:关于这个概念,你只有一盘散沙般的一堆笔记,每条笔记深藏于更大的文件中,甚至指代这个概念的术语都不统一。
这不仅仅是积累的问题。这种方法中,没有动力驱使你把围绕这个概念的新旧想法融会贯通。新旧想法之间难道没有张力吗?难道对概念的有力提炼,不只在将其同时考虑时出现吗?理解概念需与其尽力较量。
如果我们读了两本主题完全相同的书,我们可能很容易将这两本书的笔记链接在一起。但是,新奇的联系往往会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在按概念整理笔记时,你可能会在不同书籍中出现的观点之间建立出乎意料的联系。你以前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书能联系起来——事实上,它们可能确实没有过联系,除了你发现的这一点。
按概念组织的话,记笔记会有点困难,但这种困难不无好处:写新笔记时,必须找到新笔记在整体中的位置,因此便会探索之前织就的笔记网络,于是就有机会寻访意料之外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记会聚沙成塔,并能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组合起来(常青笔记的标题就像 API),新颖洞见油然而生(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洞见)。
反向链接:
§ 笔记写作系统
Thoughts Memo 汉化组译制
原文:§Note-writing systems (andymatuschak.org)
常青笔记
%%我的理解:: 常青笔记就是andy基于[[🧑卢曼]]的卡片盒笔记法,结合现代计算机软件的优势和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衍生出的综合记笔记理念:要么不记,要记就记常青的笔记。%%
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建立大量链接
%%我的理解:: 强制自己使用link来组织笔记,让我这几个月有了不少的新颖感,感觉这个时候的自己做笔记,真的是在思考,以前就是做个备忘录。这种奇妙的感觉,很难用文字完整表达出来。还需要改进的一点是,andy擅长面向概念进行笔记,我现在的习惯还是面向单一的对象进行笔记居多,这种方式思考密度确实比较低,这点还需要向andy靠拢学习。%%
常青笔记和卡片盒笔记法的异同点
%%我的理解:: 常青笔记不仅是方法,也是理念,更是围绕这个理念的一整套如何做笔记的成体系的系统。最关键的是,这是andy基于现代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并结合卡片盒笔记法,做出的极大改良,而我看很多人居然还直接全盘照搬卢曼的时间戳命名纸质卡片的方式来做电子笔记,我就很不能理解。%%
常青笔记是发展大胆想法的安全场所
%%我的理解:: 常青笔记真的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类名言的最好实践。一张小卡片,写一个简单又大胆的想法,不用面面俱到,时间会让它发展,和其他卡片一起组成更完备的思想。%%
常青笔记有助于积累阅读成果
%%我的理解:: 传统的阅读+笔记的模式,不同书本和文章之间的联系,全靠自己大脑的短时记忆能力或运气,去找到关系和连接,这一点都不cool也不高效。现在基于link的模式,符合大脑思考直觉,相当于将阅读成果积累到了大脑的网状结构的一个个知识节点上了。真应了那句话:[[✨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史蒂芬·平克]]。阅读之难,则是反之:看线性的文字,进行树状的输入,最后进行网状思想和知识的积累。%%
文献笔记是次要的,分离的
%%我的理解:: 文献笔记,原文含量大,永久笔记(持久笔记),自己的话含量大。以文献为中心做批注,还是以自己的话为中心引用文献,二者有区别,后者是更有效的方法,当然也需要多花一些时间精力。#待办/今天 %%
笔记应该让你吃惊
%%我的理解:: 就像看一篇小说、看一部电影。我们不是影评家,我们没有必要每一个细节和每一帧都做笔记。我的原则是,让自己产生情绪波动的,感到惊喜的内容,去做笔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