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美的分类

up:: § flomo101 - 思维方式目录

我的理解

文件夹和标签的分类方式,是人们对物理世界的映射模仿,非常直观和迎合直觉。这么做本身也没错,只要某个知识点和领域是相对固定的,就用一个文件夹或压缩包将其圈起来。但现实往往所有的知识点都会存在发散和领域互通,不断生长。那么这种传统的分类方式,会导致到后面越来越累。
所以我的总结是:分类,可以。但让你感到累的分类,肯定就没必要了,此时用链接的方式,使自己的笔记自然生长即可。反正现在搜索能力这么强了。做笔记时与其考虑怎么分类,不如考虑如何命名以对自己的搜索习惯做优化,让自己将来更容易搜索到现在写下的笔记。

整理不是目的,是路径

# 🌳 没有完美的分类

很多 flomo 用户会问:我该如何分类;我该如何打标签。但这并不是真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组织」我们的信息。

#为什么文件夹是一种古典的思维方式

无论是亚历山大图书馆,今日的维基百科,从历史的演进来看,知识管理一直伴随着两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存储对象」以及「组织方式」。

pic via menimagerie.com

虽然我们在组织知识的时候有很多选择,但当下大多数笔记工具,都遵循「文件柜」格式——一个单位的知识被保存到一定的文件路径中,将其置于一个文件夹或者笔记簿中。当一个项目与许多事物相关时,可以应用标签,但每个文件一般只存储在一个嵌套的层次结构中。要访问这些信息,用户必须记住他们将文件存储在哪里,用什么标记,或者使用搜索功能来定位。

当你收集信息的时候,你会很快发现,每一篇内容可能和你考虑的很多问题有关。

但你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把信息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它们就无法和其他许多内容产生联结,继而丧失了上下文,被孤零零的丢在某个角落,再也无法记起。

更麻烦的是,你读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许多知识块(chunk),这些知识块在你现在的思维结构中的不同层次和位置上都有。这会导致你使用文件夹的时候陷入困境:如果一篇文章中对你现在研究的三个方面都有所关联,——那么你是否把它的副本放在所有三个地方?——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你以后对它做的任何修改,都需要 3 倍的工作。(想想文章开头电动沙发的例子)

#结构是生长出来的

pic via visualcomplexity.com

左图是我们的神经元细胞,右图是我们已知的模拟宇宙的形态,能看到自然界中无论宏观和微观,其实很少出现「结构明确」的分类,更多的是节点和连接,像一张网络,重要的节点不断地拓展,而更多的节点随着积累会建立更多连接。

这一点卢曼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他反复强调:创建类别是一个自顶向下的过程。你从结构开始,然后把材料归档。但我们的大脑不会按照分类来工作,当知识增长时,我们所知道的事物网络就会有机地生长。这看起来不像是搭建了某种建筑物的脚手架,而是更像是植物一样任其生长。

举个例子,在我学习交易平台相关内容的时候,很多知识并不会如下图一样展开,反而会随机的到来面前。

  • 第一个知识点「价值单元」,当时源自于一篇讲 Booking.com[1]的方法论,记下来后并未在意
  • 第二个知识点则是一本书《代码 2.0》,和交易平台也没什么关系
  • 第三个知识点「交易平台的核心要素」学习后,才意识到,第一个知识点可以放在其下面,而第二个知识点和其是平级关系•基于第三个知识点,在对应的书中《平台革命》学习到了第四个知识点
  • 基于第二个知识点,在对应的书中《代码 2.0》挖掘到了第五个知识点

虽然最终整理在幕布的结构看似条理清晰,但实际上学习的过程并非如此。如果一上来就希望能如下图一样有明晰的结构,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反而更像是一株植物,慢慢的将这个结构生长出来。

flomo 用户 Laura 讲了一个关于「知识的结构是生长出来的」的故事:

我们对“系统”的偏好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会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一种对知识的把握感。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要“系统地”学习知识;图书馆、维基百科,也是“有系统”地管理文献;打开一本权威的教材,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某个领域。

于是我们管理知识的时候,也想有那样的系统,有条理地对知识分门别类。
但那样的系统是基于对某个领域已有的认识建立起来的。例如编教材的人是某个领域的大牛,他可能基于一个框架编写一本教材,因为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使他有搭建一个体系的能力。

而作为学习者,管理知识的方式自然和大牛编教科书的方式不一样。你可能初涉某个领域,这边采集一点,那边采集一点,然后逐渐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connecting the dots。记得小时候,老师就把摘抄本叫做“采蜜集”哈哈。

如果是不同领域的知识,就更需要我们积极地链接。而这些,都是我们在试图建立一个“系统”的时候意想不到的。

分类像建筑物,一经设计好再改进就面临彻底重构的问题。而我们吸收知识更像是神经回路不断被加强/减弱的过程,收集之后会慢慢的生长出来结构。所以试图一次性建立好一个明确的分类体系不但没有意义,也没有可能性——除非你停止生长。

#整理究竟是目的,还是路径?

任何一个好的系统都不应该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去维护,一旦你需要不断地「定期」维护一个系统,那么就违背了系统的初衷——整理东西本身并不能产生太大的价值,除了耗费时间。

更好的方式是让系统能自然生长,随着你的认知变化而生长。而更关键的应该是,由问题驱动自己不断探索领域,然后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来在某个领域积累知识的复利。

整理只是路径,而非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我们在某个领域又进一步精进了。

# 延伸阅读

I.A.R.P 标签管理办法

反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