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偏误
当我们接触一段新信息时,总会下意识地,从中解读出符合我们当前理论、三观和信念的观点,甚至会有意无意中曲解作者的观点,让它和我们的想法兼容。也就是说,我们会过滤掉忽视掉那些对我们现有想法有威胁的事实。但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
巴菲特也说过:人类最擅长这样过滤新信息,使现有解释仍然成立。
最有意思的就是减肥中,如果我们尝试了新方法,掉秤了,会将成功归因于新方法,如果体重反而增加了,我们会视为正常波动。然后连续数月沉浸在这种错觉中后,我们向朋友,或者在社交平台上,说这个新方法多么多么有效。
新闻中,常见文章抛出一个廉价观点,然后提供2-3个论据证明,就算完成了一篇文章,却从未从反方面去思考和论证。比如:”谷歌的成功源于其开放创造性的文化,腾讯的成功来源于其超强的抄袭和复制能力“,却往往不去挖掘反驳证据,比如搞开放创造性文化却死掉的公司,抄袭和复制却不成功的公司。这也是新闻从业者惯用伎俩了: [[ 新闻操纵:没说假话,但只报道局部真相 ]]
所以🐤理中客,有时候也很重要。要学会强迫自己站在对立面去换位思考,干掉你的宠儿,与确认偏误做斗争。
反向链接:
📚清醒思考的艺术 - 52个思维总结
[[幸存者偏误]] [[倒置因果]] [[过度自信效应]] [[从众心理]] [[沉没成本]] [[互惠偏误]] [[确认偏误]] [[权威偏误]] [[对比效应]] [[现成偏误]] [[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故事偏误]] [[事后诸葛亮偏误]] [[”司机的知识“不是真知识]] [[控制错觉]] [[激励过敏倾向]] [[回归均值]] [[公地悲剧]] [[结果偏误]] [[选择的悖论]]...